> 版畫一直是強調手感的藝術 當我們手中握著一方印璽,將自己的名字印壓於紙上的同時,通常表明的是用印人的身分或是一份信諾,但殊不知在版印藝術的疆土上,這只是個再尋常不過的基本動作呢!
文圖│楊中銘
長久以來,版畫一直是藝術國度裡既重要但卻一直處在邊疆的媒材。許多藝術家曾因它的輕便性而高聲力挺,運用其複數特性印製宣介自己藝術觀點的ARTBOOK(為現今藝術家畫冊、作品集的前身),有些藝術家則因其間接藝術的獨特手法,選擇版畫做為創作媒材。因此,藝術史上大家耳孰能詳的藝術家大多創作過版畫作品。
版畫是什麼?
↑透過版來創作的間接藝術
↑版畫有其複數性
↓製作與印製出來的圖像左右相反
↓每件都是原作
一份版畫的文化禮物
將近七十年前,日本藝術家立石鐵臣因為當時的一本刊物《民俗台灣》,以木刻版畫的方式一刀一鑿地紀錄了台灣當時鮮明的常民生活風物誌,也是台灣早期將版畫應用在藝術層次上的最佳見證...
日治時代,一位帶著鉛筆與速寫本穿梭在台灣民間的日本藝術家,為了當時一本以刻畫台灣常民生活文化及風俗習慣的刊物《民俗台灣》註1而奔走大街小巷。騎樓小販、鶯歌製陶、人力拖車...在他深刻精準的刀鑿刻畫下,將早期台灣人的堅毅精神表露無疑。立石鐵臣註2,一位出生於台北的日籍藝術家,在四零年代初由於擔任該刊編務的工作,選擇以木刻版畫的方式忠實紀錄當時所見的台灣景象,雖然當時台灣仍為日本殖民地,但是立石鐵臣先生並未讓文化隔閡或是殖民者優越凌駕於藝術觀點之上。婆娑之島盡是令他熟悉的人事物,《民俗台灣》在長達43期的發刊過程中,三十四幅的民俗木刻圖繪,紀錄了當時台灣珍貴的人文景象。
註3
藝術家的工作室生活
在時空背景物換星移下不斷轉變的版畫疆土上,現今的版畫家除了執著於藝術的追求外,也希望藉由版畫工作室的營運模式,將版刻人生的精神徹底實現於生活中。版畫家黃椿元為了創作,曾杵著柺杖來回穿梭在偌大的絹印工廠裡完成作品,並帶著對絹印技法的純熟技術,在2007年成立了椿版畫工作室(Tsubaki Printstudio)註4,面對台灣版畫藝術的未明之境,他選擇開創另一條經營之路。這一天,在樹林透天三層樓的絹印工作室裏,椿元跟我聊起與版畫生活的點滴。
為什麼會選擇版畫來當作你創作的媒材?
我在大學時遇到了很好的啟蒙導師─楊明迭老師及董振平老師。這兩位老師的敬業精神是影響我日後會選擇版畫的重要因素之一。版畫向來就是一門技術性及變化性極高的創作方式,老師在課堂上讓我們清楚的了解關於版畫製作的來龍去脈,並且熟悉絹印工廠運作的標準流程,感覺像位師傅來傳授技藝給徒弟一樣,是一種鉅細靡遺而又溫暖無比的使命式分享。
當初為什麼會選擇經營絹印工作室?
絹印是可以做為藝術創作也可轉換成商業用途的媒材,它是一種號稱除了水和空氣不能印之外,其他媒介皆可印製的技術,其鮮豔、平整、又快速的特質,讓美國普普藝術家安迪沃荷利用它塑造出平凡中的不平凡。我的工作室定位在專業藝術委託製作而生的範圍,像是日本一些專門接受國寶級畫家委託製作的工作室一般,將原本只有一件的藝術作品,製作成限量的版畫原作,為了學術研究或是收藏分享。
目前國內版畫的市場的收藏群眾很有限,你為何堅持經營版畫工作室?
其實,有許多人選擇了與他們的興趣專長無關的工作和事業,我純粹就只是想要將自己的志趣與事業結合,希望證明興趣和工作室在生活中可以是並行不悖的。
你的工作室空間成立了四年,為什麼牆上沒有掛上任何一件的作品?
我覺得工作室只要白淨就好,在工作時能不受旁邊的作品或色彩干擾。我想如果真要有影像的話,那我會選擇掛上在英國兩位工作室負責人的照片,他們對我來說,是一種指標。
可以說說看是什麼指標?
第一位是倫敦版畫工作室負責人John Phillips,他以藝術融入社區,即使社區當地的巴西黑人可能因建商開發而面臨被驅離居住地的危機,他選擇與跟社區居民站在一起,結合了很多創意的方式,最後讓政府保留當地的藝術文化特色。他對我來說是鬥士,一個以藝術精神發聲的鬥士。另一位是西英格蘭大學版畫中心的主任Steve Hoskins,他除了專業的技術本位外,為了工作室的順利營運,積極學習很多經營工作室的方法,這也是我所知的藝術家們比較不會去碰觸的方向。所以,他們兩位為了追求目標而努力的精神,是我經營工作室的指標。
如果有一天你的工作室達到自行營運的目標,你還想再想做些什麼?
還是營造另一個場域吧!一個聚集同好,可以討論藝術的舒適場域。
最後,靦腆的椿元這麼對我說:在經營工作室的路上,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和楊明迭老師在電話中聊創作,老師語重心長地告訴他:「藝術創作是孤單、是焦慮,這條路不好走的,要一路堅持才會有一點成績。」的確,藝術家的路是堅苦難行,但在椿元的身上我看到他將版畫當作是一生懸命的堅持,直直地向前,步履執著穩定。或許,在他的堅持下,人人收藏版畫的日子將越來越近。
↑工作前調整機器
↑椿元介紹到工作室創作的學員作品
↑印製於透明片上的圖像
↑印製前需仔細清理版面
↓相當耗費體力的印製過程
↓ 藝術家委託製作的版畫作品
城市裡的藝術活泉---岩筆模MBmore
國內的版畫創作者常欣羨鄰國日本對於版畫藝術收藏的普及性。台灣的版畫藝術尚未有穩定的發表空間和交流平台,其實從事版畫的優秀創作者很多,也不乏喜好版畫藝術的收藏家和朋友,但在國內獨缺一個讓他們能面對面的場域。2010年三月,國內第一個以經營版畫藝術為平台的商店開張了,它整合了展覽畫廊、教育推廣活動和文創商品的經營,進駐台北以開放多元的藝文空間著稱的中山區商圈。
「一直以來,國內的版畫創作者缺乏一個有系統的平台機制,以至於讓很多優秀的創作者都在重複做著經營的事情,無法專心創作,這樣是很耗損精力的…」岩筆模註5版畫商店的經營者也是版畫創作者林仁信這麼說著。當初會選擇開啟這樣的一個局面,是看到身邊有很多優秀的版畫創作者,在國內並沒有固定可以發表作品的藝廊,更遑論有機會靠創作維生。對於藝術的追求,在沒有推介者的狀況下,是很難持續創作的。
2004年底,他開始有了經營版畫藝術商店的想法,希望藉由多元的展演活動和工作坊,增加大家接觸版畫藝術的機會;另一方面,也經營商業販售展介的形式,提供國內版畫家和版畫學習者一個發表的平台。終於在2010年,以圖像之始的鉛筆為意象─岩筆模MBmore於焉誕生註6。
台北市中山區商圈,是仁信當初選擇展店的最佳地點,具有設計、藝術、流行文化商圈特質,鄰近有蔡瑞月舞蹈社和台北光點,巷弄內林立的設計工作室和特色小店,可以看見一個慢慢成型的藝文聚落。他說由於教學工作的緣故,曾走訪一些國家,看到當地的版畫藝術家和商店緊密且和諧的合作關係,在他們的城市裡提供多樣性的版畫商品及教學活動,自然而然形成一種「生活即藝術」的模式,他們在商店街裡開設工作坊、辦講座,除了建立創作者發表的空間外,爲的是讓民眾能輕鬆接觸藝術,仁信期望在台北也能有這樣美好的可能。
由於版畫藝術有其複數性的特質,因此利於推廣,收藏門檻也較其他直接藝術創作媒材來得容易,岩筆模MBmore希望形塑出一個多元交流的場域,創造藝術家們彼此之間與民眾面對面的交流機會,同時也透過體驗和導覽活動讓大家了解版畫藝術的箇中趣味。除此之外,仁信還說:岩筆模是一群台灣版畫創作者共生合作關係的成果,許多藝術家提供各自的作品及資源支持我們,岩筆模與藝術家之間不只是買賣關係而已,除了彼此對於版畫藝術的堅持和熱情之外,更像是朋友之間的信任關係,像是把自己的作品交給一位信任的朋友。仁信說:經營岩筆模至今,最激勵的話語是聽見來到這裡的朋友說:「終於能讓我在台灣找到版畫作品了!」正因為如此,仁信希望讓更多的朋友都能藉由這樣的媒材,接觸藝術,像是早期的藝術家一樣,以版畫藝術做「帶路雞」,讓更多人體悟到藝術就在身邊的美好。
岩筆模期望台灣的版畫藝術能有個持續發聲的管道,引領喜好藝術的朋友,藉由欣賞、分享、進而收藏,然後再分享給週遭朋友,透過不停的傳介,藝術的精神性也將藉由版畫的複數特質進入人的生活裡。
六十九年前,日籍藝術家立石鐵臣為了台灣文化刊物,用木刻方式一筆一刀紀錄了台灣的動人景緻,今日應了Garden 91的邀稿,選擇用木刻的方式向各位介紹版畫,這可說是向立石先生的藝術情操致敬。我們期望,這項源自中國的古老藝術形式能以嶄新的方式再次與我們的生活產生連結。
在藝術的國度裡,無論是那一部分的疆土,都刻畫著創作者的心意與感受、創意與想像。立石鐵臣對台灣的深刻情感、黃椿元對版畫的堅持、岩筆模對台灣版畫藝術普及的藍圖,讓我看到一種對版畫超乎種族、文化,也跨越時代的堅持。這一切應該都是來自對創作的信念與那份源源不絕的熱情吧!同時,它應該也是雕琢人生時光最美好的展現之一。
註1│《民俗台灣》一本創刊於1941年7月的月刊,以當時日本學者主編,為研究台灣民俗與保存台灣人文的風物誌。《民俗台灣》總共發行了43期,最後因為戰爭趨烈,而在1945年1月二次大戰末期停刊。
(資料出自:http://tns.ndhu.edu.tw/~xiangyang/cria_7.htm)
註2│立石鐵臣,1905年出生於台灣台北。他是日治時期《民俗台灣》雜誌的靈魂人物之一,也是「台陽美術協會」中唯一的日本籍創辦人。從出生後到日本戰敗,他在台灣居住長達17年之久,並以生命中最寶貴的歲月,一刀一刀刻鑿出四○年代的台灣風土,流瀉著一股強烈的對台灣的摯愛。1980年4月9日去世於日本東京。(資料出自:http://home.educities.edu.tw/hylim/page1.htm)
註3│附圖出自向陽,台灣民俗圖繪一書, p23,p.85臺原出版社,1994
註4│椿版畫工作室,國內專營絹印版畫的工作室。www.wretch.cc/blog/TSUBAKIPRINT
註5│岩筆模,位於台北市中山捷運地下街的版畫商店。http://mbmore1024.blogspot.com/
註6│出自Henry Petroski,鉛筆(The Pencil) ,時報文化出版,1997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