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科羅曼德印度融合樂團 Coromandel Express_1s.jpg  

擁有不少樂迷的科羅曼德印度融合樂團,除了兩位代表了北印度風格的日本團員─彈奏西塔琴的金光亮平與塔不拉鼓的若池敏弘之外,還有兩位以南印度音樂為主軸的夫妻檔─蘇珮卿Cody Byassee。這對夫妻其實都接受過長期的古典音樂訓練,但在某個生命的轉角,他們偶遇了南印度音樂,於是啟程走向了那未知的國度….
文圖│蘇珮卿Cody Byassee   圖│Cody Byassee、張弗亞

IMG_5629s.jpg  

在許多另類或世界音樂演出的舞台上,越來越活躍的蘇珮卿Cody Byassee都有著深厚的古典音樂底子,但大家對他們的認識卻多半是來自他們所演奏的印度音樂。其實,他們是在北德州大學求學時,無意間走上這條風光明媚的小岔路,遇見了南印度音樂。從此,他們的生活與印度文化、音樂、歷史、食物與人生態度慢慢地交織在一起。在本期季刊中,他們談到了自己接觸並學習南印度音樂的過程….

IMG_9678s.jpg  

問:你們倆是如何開始學習印度音樂的呢?

Cody我是在北德州大學(UNT)研究所學習西洋古典打擊樂的。那所學校有全世界最棒的課程,          而且任教於此的老師來自世界各地,他們教授非洲音樂、拉丁音樂、印度音樂、印尼音樂等等。帶領我認識印度音樂的是一位名叫Poovalur Srinivasan 的老師,他是演奏mridangam的大師,那是一種在南印度音樂裡扮演要角的鼓。他在北德州大學開設印度節奏和印度音樂史的課程,並組了一個樂團叫作「The Bridge」,希望在各種不同的音樂間搭起一座橋樑。他教導學生在演奏各種樂器時,如何去運用印度音樂的概念,我非常幸運能跟他學習到這些,並在樂團裡演出。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師,除了超凡的鼓技,他也是一位非常溫暖的人。他對我的支持,讓我從一開始就對印度音樂情有獨鍾。

珮卿我在北德州大學修音樂演奏學士時,雙主修的是長笛和豎琴,後來我選修了印度節奏入門課,這就是我接觸到印度音樂的開始。我還記得第一次聽到印度raga的那一剎那,全身起了雞皮疙瘩,立刻便愛上了它印度音樂。當時我的主修課跟這堂印度節奏課是同一時間,而我幾乎每周翹主修,就為了去上印度節奏課。

 

問:是什麼原因讓你們決定繼續學習南印度音樂?

Cody當我還是學生時,我對其他文化中的音樂充滿興趣,也就是所謂的「人 類音樂學」。我發現原來世界上每個角落都充滿著有趣的音樂,於是我開始大量聆聽非西方音樂,並學習不同的演奏方式。其中我對印度,尤其是南印度音樂十分感興趣,它最吸引我的就是「節奏」。南印度音樂擁有公認發展最完整的節奏系統,它充滿挑戰,也富饒趣味,跟我過去接觸過的音樂截然不同,這些都激發了我的好奇心。當我學得越多時,越是明白自己的不足,而我的好奇心就成為我不斷學習的動力!最後,我決定要追溯到音樂的發源地,到印度當地直接求學,而且我也真的這麼做了。我在南印度音樂裡看見新契機,它讓我能在我的音樂中加入不同的元素,而印度音樂中的技巧也使我能夠將其運用在其他音樂上。印度有一套十分嚴謹的訓練系統,成就了許多世界上頂尖的音樂家。所以,即便學習之路困難重重,我知道最終我將受益良多。

R0011192s.jpg  

(上圖│與老師Poovalur Srinivasan在南印度)

珮卿當時我修「印度節奏課」時,沒有想太多,只是單純的想知道更多印度音樂,從沒想過它會完全改變我對音樂的看法及理解。第一個學期,我是躲在同學之間的,而Cody是我的最佳小老師,因為我什麼都聽不懂(...其實打擊蠻大的),而在不懂中,我看到了另一個深遠的音樂世界,所以就在一面感到慚愧,但沒有太大壓力的情況下,決定繼續學習摸索。

 

問:你們分別在印度音樂裡學到了什麼?

Cody當聆聽印度音樂並全心學習時,心便謙卑了起來。要把印度音樂演奏得好,需要極高的音樂造詣,所以這些印度音樂大師無庸置疑的是世上屬一屬二的音樂家。印度音樂讓我看見何謂「真正的大師」,何謂「讓你的藝術活起來」。對於我認識的,和我曾求教過的印度音樂家們,音樂不是工作,也非生財工具。他們無時無刻都在彈奏,無論是在音樂會上,或在神廟裡、課堂上或是個人的練習時間,音樂是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對音樂的全情投入,時時提醒著我絕不可以怠惰。在他們的身上,我看到音樂家永不止息的求知慾,總是有更多練習、更多創作、更多想說的話,所以身為一個音樂家是不可能感到無聊的!

珮卿在印度音樂中,我終於明白音樂和人合而為一的意境。它是一個生活態度,一個人性的折射。也就是說一個演出者的心境是可以從音樂裡聽出來的。

 IMG_1533s.jpg  

問:和你過去所學的古典音樂相比,印度音樂最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

Cody由於我過去接受的訓練以西洋古典音樂為主,與之最大的差異在於印度音樂很重視即興創作。大部分的西洋音樂中,樂譜是已定的,演奏者只不過是在詮釋它;但印度音樂不一樣,即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一種充滿「探索」的音樂。一人得分飾兩角,既是演奏者,同時又要是作曲者,對我來說有趣極了!

這種充滿高度挑戰的音樂訓練讓我覺得我能因此變得更純熟、更直覺地演奏音樂。此外,身為一個打擊樂手,南印度的節奏令我著迷,它非常複雜,而且在很多地方和西方的節奏有天壤之別。如果用繪畫比喻,西方音樂就像是用三原色畫出節奏,而印度音樂卻已融合了光譜裡的所有色彩,擁有無限的可能。它打開了我的心眼、我的耳界,讓我發現節奏中存在的各種可能。

珮卿對我來說,最大的不同是即興的空間。與其不斷地詮釋他人的情感,我可以在印度音樂中好好地做自己。少掉了那種力求完美的精神壓力,反倒是可以好好地專注在音樂上,演奏出發自內心的聲音。

 

問:要不要分享一下你們在南印度學習音樂的生活?

Cody就是慢!哈哈。開始學習印度音樂的第一件事就是你要接受這將會持續一輩子。過程中很容易因為緩慢的步調而失去耐性或感到挫折,但你得將眼光放遠。我將這一生超過一半的時間奉獻給音樂,但當我在印度時,卻感覺自己像新生兒,一無所知。我習慣使用鼓棒和音槌,但印度鼓必須用手演奏,因此我花了好一段時間學著活用雙手和手指,好幾個鐘頭的苦練後我才能在鼓上擊出正確的音。學習之路沒有捷徑,要達成目標只有不斷練習、練習再練習!大家可以想像一個不懂當地語言的我,除了音樂之外,和當地文化毫無關係,這會讓我碰上多少挫折。身為一個外國人,我的心中充滿疑問時,當地的音樂家大半無法回答太多,因為他們從未想過我提問的事,對他們而言,一切都理所當然。離鄉背景去學習的我們責任重大,因為真的要十分努力才能理解,一切這麼的陌生。很幸運的是,我的老師們很支持我,也對我十分有耐心,當我挫折不已時,他們會鼓勵我。不過一開始時,因為外國人的身分使他們對我有所保留,直到看到我認真以對,他們才對我有了幾分敬意。

R0015768s.jpg  

珮卿在印度學習音樂是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我想應該說印度整個就是截然不同的世界。在西方,教育與學習是很有系統的,但在印度,相較下可說是非常原始的。老師沒有特別的技巧,也不會告訴你吸氣時要橫隔膜下降等這類的話。他們就是一個一個步驟慢慢的來,這個音,這個指法好了就繼續下去。所以對我來說非常困難,因為我會覺得...給我一個指法圖就好了。常常我會覺得如有好一點點的系統,可以省去很多的時間。在印度學習其間,我曾非常挫折,覺得無法和老師溝通,也不知道自己在幹甚麼。後來,與其放棄,我選擇調適,改變自己習慣的學習方式,揚棄已有的音樂知識,謙虛地從頭來。後來發現他們的教學方式,讓我一步一步走的非常扎實,學過的東西真的不會忘記,而最後得到的收穫是更令人珍惜。

 

問:身為一個音樂家,你的信仰是什麼?

Cody我相信在做音樂家之前,我們要先學會好好地做一個人。我不認為音樂家高人一等,即使是頂尖的音樂家也不該受到崇拜或自以為是。這些都是我從老師身上學到的,他是一位偉大的音樂家,同時又謙虛自處。所以,我想當一個謙遜又腳踏實地的音樂家。此外,我很喜歡音樂能把不同背景、文化和信仰的人們聚集在一起的特性,好比在印度,穆斯林和印度教徒關係緊張,但卻常見到兩方的音樂家同台演奏,那是因為他們相信自己創作出的藝術能超越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偏執。我也深信音樂不該有界線,沒有一種音樂優於另一種。只要音樂有靈魂,無論是屬於哪一個類別,就是好音樂。

珮卿我相信音樂是一條無止盡的路,而我們都只是渺小的過客。作為一個音樂人,熱情、毅力與謙虛的心是很重要的。

問:在音樂的路上,你們兩人是如何支持著彼此?

Cody我們盡可能一起演奏,無時無刻把彼此納入自己的演出中。我們倆都相信,能作為音樂家這件事是一個恩賜,它讓我們在夫妻關係中,對彼此多了一種更深刻的理解,也許這是其他對伴侶比較少有的,簡單說它讓我們更親密。人們總說我們很幸運能夠在生命中與他人分享音樂,而我們倆試著不把這個幸運視為理所當然。還有,我們兩人總是不停地與對方分享自己對音樂的想法以及音樂在生命中扮演的角色,有時不免導致些許摩擦,但這些摩擦卻也幫助我們更了解彼此,更欣賞對方。

IMG_1703s.jpg  

珮卿我覺得音樂一直牽引著我們,我們兩人在美國因為音樂而相遇,會在人生的旅程中走在一起也是因為有著共同的興趣─音樂,我們希望可以一起到各地做音樂的旅行。就像Cody說的,我們真的很幸運,而我總覺得與其說我們倆在支持著彼此,倒不如說是音樂一直在支持著我們,向生命的未知處前進。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arden91 的頭像
    garden91

    Garden91季刊 │玉溪有容教育基金會發行

    garden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