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版畫作品.jpg 

2005年成立了324工作室的楊中銘說起版畫時,總是活靈活現,彷彿版畫有著無窮的魔力。在2010年台北國際書展看到他不厭其煩向參觀民眾說明版畫是怎麼回事時,我們看見了一種熱情與力量。你相信你在做的那件事嗎?如果你對自己所選擇的路充滿信仰,那麼當困難來臨時,你只會想要解決,而不會想要放棄。

文圖│楊中銘

 「接下來呢?之後的路該朝什麼方向發展呢?」在一個春光尚明的午後,我站在哨亭前這麼想著,退伍前的半年我常這樣思索著未來...

從來就沒想過要當老師的老師

大學時期,一直就像是個上錯戰場的士兵,不斷的計畫離開或是逃脫將做為老師的那條路。由於愛好創作更甚於從事教育工作,所以從沒想過自己畢業後將要成為老師。也因此那時總是將時間花在感興趣的展覽、創作、電影或是校外工作坊課程上,「版畫創作」就是在那個時候培養起來的課外興趣。

時常,沒日沒夜的看守版畫教室,趕比賽,做展覽。即使到了畢業前夕,也還是覺得自己要走上創作之路,而不是個小學老師。

 「若是生命即將結束,在自己曾做過的事裡,有沒有些能讓自己感動或滿足的?」這個問題,我經常是在站哨時重複地問自己,直到有天...

03版畫作品(記憶).jpg 楊中銘版畫_記憶 

藝術創作的心靈花園

一間十坪大的工作室;三年的南藝大求學生涯;一群來自各地的藝術創作人;許多獨處時光...這是我在研究所求學的生活基調。在那段過程中,我一償宿願地在創作過程中不斷地自我重整、崩解、再重整。在自省的灰燼中,同時也見識了創作帶給心靈點點星光的美妙。

「嚐過藝術創作的喜悅」這件事就宛如曾聞過花香一樣,我希望有一天花開遍地,讓更多人都能感受類似的喜悅。於是,開始播種。我想,如果能讓那些嚮往創作卻不得其門而入的人們,藉由我,而有機會接觸藝術,進而喜歡藝術,甚至能將自己創作的喜悅分享他人,那該有多好。

於是,眼前濃霧逐漸散去,景色隱約透出...。

06藏書票展場導覽.jpg 

人煙罕至的道路

退伍後的日子,擺盪在現實與理想中,但想要將藝術給我的感動傳遞分享出去的想法卻不曾停止。2005年我成立了「324 Print Studio」,目標除了分享藝術的理念外,現實層面只設定在能繳出房租就好了的想法。成立之初,定位自己是「分享、幫助」的角色,而非教授版畫技法的老師。我希望學員們來到這裡能藉由創作自我提升與探索,也像是生活裡另一扇透氣的窗口,在過程中幫助學員,創作出他們喜歡的作品。每每看著學員拖著下班後疲累的狀態來到這裡,卻因沉浸在創作中遲遲不肯下課,那時的我和他們一樣感到無比的滿足,從他們的回饋中,我知道站在這裡做這件事是對的!

「在台灣,被動的等在這裡,藝術是不會主動來找我們的,我們要自己去找藝術。」這是在每次工作室出外進行參訪活動或戶外工作坊時,我常會跟大家提起的一句話。

主動地追尋藝術

為學員安排藝術參訪活動,是工作室的特色之一。起因是想將藝術帶給我的幸福感與身邊的朋友們共享,但在分享時

發現欣賞藝術(甚或被其感動),對朋友們來說竟有著難以跨越的,如鴻溝般的恐懼。討論之後,我才明白若以「懂不懂」為前提欣賞藝術,會讓人對藝術望而卻步。於是我試著另類地解讀藝術,以開放性的導覽,提出其他許多有趣的可能性,鼓勵大家思考,並提出自己的觀點,因為勇敢認同自己的觀點就不會再害怕接觸藝術了。看到參與的學員朋友們臉上心滿意足的表情,一次一次地,我清楚地知道,應該要這樣一直做下去。

「於是選擇和自己的熱情在一起,做自己喜歡的事,即使疲累,也會感到滿足。」終於,因為樂在分享喜悅與感動,我在創作與教學之間找到了巧妙的平衡點...

 

鑄字行的小志工

2008年愛好老物件的我循著一本雜誌,找到台北僅存的鑄字行,初次進入「日星」看到一落落成V字向前延伸的鉛字架,那是我童年時曾經見過的場景。老闆張介冠先生向我談起心中的復刻計畫和日星的未來願景...由於活版印刷也屬於版畫原理,再加上是即將消失的文化產業,於是感動之餘,我直覺就想要設法讓更多人知道「日星鑄字行」的故事。

11日星排版.jpg 

 27日星參觀邀請函.jpg

我開始帶著一群群我的學員朋友們去了解鑄字行,並在我的課程裡加入活版印刷的元素。就如同我一直在做的藝術推廣一樣,我進行了許多活動的規劃,構思了導覽內容。就這樣,來自各界的朋友在日星鑄字行裡,和數十萬枚鉛字一同度過了許多快樂的午後時光。

 29日星鉛字.jpg

2009年,台北國際書展基金會邀請日星鑄字行參展,張老闆引介我為書展規劃文學主題館,我整合了手抄紙、版畫和活版鉛字的主題館讓更多民眾增加了接觸版畫藝術的機會。

 21工作室.jpg

約莫三十年前,我們翻閱手中從書舖帶回來的小說上,字字句句印刻著令人著迷的美感,河畔的輕輕楊柳,順風飛舞的棉絮花團,努力想像著女主角髮髻上瓔珞的顏色。順著密密麻麻的油墨字跡穿梭靈性花園,書頁上的文字偶有唐突,不均勻的墨色,像是在閱讀的過程裡翻越小小山頭,讓我們停頓於不該停頓的字句,手中電筒的微弱光線,斜照出深深的字跡壓痕...在溫暖又不想被發現的被窩裡。*註一

交換我所珍視的

大學時的一堂版畫課,倪朝龍老師在我們完成版畫作品後,舉辦了版畫原作交換會,讓原本只專注完成自己作品的人,透過這樣的活動,同時也關注了其他同學的創作,並擁有他們的作品。我永遠記得印出第一張畫的驚奇,也無法忘懷交換作品時內心的喜悅。於是版畫藝術的複數性所帶來的可分享的特性,在藝術推廣工作上也成為工作室的主軸之一。

04版畫作品(莫名風景).jpg 

(楊中銘作品莫名風景)

延續「分享」的概念,我開始在不同的現場舉辦版畫交換會,從工作室到版畫展現場,從實際面對面交換到虛擬網路上的「好作品交換好書計畫」。希望藉由不斷的傳播及交換作品,達到初步的藝術分享與收藏的樂趣。

 

25版畫交換作品.jpg

(上圖│這件是每個人的圖版印在同一張紙上, 在自己的圖版旁邊上簽名,然後參與的學員每人收藏一張。)

交換會中創作者不分年齡大小,作品不分好壞、成熟與否,真誠創作就是值得珍藏的好作品。在交換的過程中,興奮之情讓人忘卻反覆印製時的難產之苦,收下別人辛苦創作的作品時,總會喜孜孜的說:「請放心交給我吧!我會好好保存你的作品的。」這樣的收藏承諾讓大家都能安心的將作品交給別人。參與活動的朋友們同時體驗藝術創作和藝術作品的收藏與被收藏三項滿足。而這有趣的活動往往是在工作室課程中最熱門且不可缺席的一堂課。活動結束時,看見大家開心滿足的抱著戰利品離開,並期待下一次的交換聚會。我知道這也是要一直做下去的......

28版畫交換作品.jpg 

(上圖│版畫交換會中所見的作品。)

「總會有些事情是例外的。像是朝著人跡較少的道路的方向前進...」

檢視自己目前從事的「工作」時,時常想起嚴長壽先生書中所提及的,南藝大畢業典禮上他對即將畢業的同學說:「這真是一個非常沒有成就感的工作啊!」以及「因為,你們真正擁有的,不是一個『謀生的工具』,而是一份『感動人的工具!』」。

一直以來,國內不乏優秀的藝術創作者。同時,也有許多喜歡且願意親近藝術的民眾,但在這兩端的中間,缺少熱忱親切的中介者,擁有藝術創作和藝術教育背景的我,選擇站在兩端中間,為藝術家轉譯介紹,讓作品透過適切的引導,將作品能量擴散;另一方面,我也樂於分享,為民眾導覽,讓大家認識和欣賞藝術的美好。

就社會層面的觀點,我有時是美術老師,有時是駐校藝術家,有時是導覽人員、有時是鑄字行志工、有時是創作者、有時是藝術遊街的主持人......無論什麼時候、什麼角色、不管在哪裡,我選擇和感動的人事物在一起,希望自己像座橋,搭架於大眾與藝術之間,在藝術喜好者和創作者之間,不停地移動,只為尋求更多藝術動人的所在。

「用藝術去感動每一個需要的人們!這時候你會發現工具不只是工具,這時候你會發現生命從這一刻開始有了意義、世界從這一刻開始才是你的!」*註二

註一:出自「文字翻飛的輕與重」為日星鑄字行簡介。http://rixingtypography.blogspot.com/2009/03/blog-post_06.html

註二:出自嚴長壽先生所寫「做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一書中的序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arden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