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190776s.jpg

位在花蓮鄉下的五味屋是個充滿關係,而非塞滿東西的二手雜貨舖子;五味屋真正想交易的是人生的五種滋味─酸甜苦辣鹹。他們決定讓社區的孩子當家作主,因為這樣一來,孩子將從生意中體會到不同的人生經驗。

文│有容教育基金會   圖│五味屋

在前年夏天一個「諸事不宜」的日子裡,有個二手公益商店在花蓮開張了,它的店名叫做「五味屋」。開店的日子據說是社區孩子們選的,地點則是在花蓮豐田車站正對面一間閒置的日式老房子。

地處花東縱谷北段的五味屋,西倚著中央山脈,東接海岸山脈,因位於縱谷入口處,東北季風強勁,又稱「風田」,與豐田同音,距離花蓮市有25公里。這裡是日治時期官營移民村,所以社區保留樸質的人文面貌、特殊的日式情懷及多元融合的傳統精神,就像五味屋的風鼓斗建築就是一個日式舊建築。

提起五味屋的緣起,跟社區工作者有很大的關係。花蓮縣壽豐鄉豐田社區的社區工作者長期地耕耘著他們的家鄉,大人們經常帶著孩子一起參與社區工作。過去十年,社區工作都是大人主導,青少年參與配合,但從前年起,大家決定創造一個機會與平台,讓社區的小孩子跟大孩子來當家,這也就是五味屋的緣起。

P1110938s.jpg  

五味屋開門見客做生意,有「五位」不同背景的合夥人,以孩子為主,大人為輔,有社區內的人,也有社區外的人,不同的人,期望透過這舖子把關心社區的人都串連起來。

為了讓社區青少年有屬於自己參與社區的場域,最後的決定是將社區中的閒置空間再利用,創辦一家二手物的店舖,並且全部讓孩子們自己規劃與經營,從這種另類的社區參與中,給鄉下的孩子們不一樣的學習經驗。

P1190769s.jpg  

在五味屋的介紹文中寫著:「五味屋個充滿關係、不是塞滿東西的二手雜貨舖它真正想交易的是酸甜苦辣鹹—人生的五種滋味;這家舖子的二手商品只是個媒介; 掌櫃們其實想藉二手物創造社區參與、思考價值及社區的未來;而且期望在鄉村經營的二手舖子,可以讓社區的孩子們體會與學習到五種鄉村的人味:『頂真、勤儉、感心、親切與好用。』也讓物資透過五味屋的實體及網路平台,落實綠色生活與社區照顧的可能。

回顧豐田社區的發展,社區的大人在十年前為了孩子成立「青少年服務隊」,幾年下來,當年參加服務隊的孩子有的已經上大學,有的還曾經代表臺灣出國參訪。這個社區的青少年服務隊一直在想著要用何種另類的參與方式,讓他們的青少年可以學會自己作主,參與社區工作。於是就在前年的暑假,他們透過不同屆的青少年服務隊成員,再加上在地專業人員,以大家共同參與設計的原則,攜手讓豐田車站對面的老房子改變樣貌,搖身變成了「五味屋」。

五味屋的「屋」指的當然就是空間(space)。藉由累積在這個販售空間中進進出出的東西,使這個空間變成在地的「生活所在」(place),並透過物資、資源,還有獨特的經營方式,為孩子們與生活的所在地建立一種新關係。

P1190775s.jpg  

簡單來說,五味屋要做的買賣是給社區孩子們一個真實的多元學習場域。週末,社區的孩子們到店裡來一邊做功課、一邊做生意。這些鄉下孩子從交易中學到課本中沒有的事,建立一種「商道」的概念的態度-利中有情、情中有利。藉由真實的參與經營,培養出更多的興趣,比如他們就可以學著自行開發商品。這裡,沒有具體或系統化的教學計畫。孩子們要學的,就是解決眼前發生的問題跟需要。

沒錢買展示架,就自個兒找舊紙箱,發揮創意做成各式各樣的展示架子;颱風來了要防颱,就要學著找房子的漏洞、補好缺口;東西賣完了、架子空了,要知道如何募集物資、告訴別人自己的需要;客人來了問東問西殺價佔便宜,他們就要學著怎麼應對進退。

重翻黃曆,五味屋開張日雖然「諸事不宜」卻是「宜破屋」,在這工商社會誰用得上破屋?然這一天,我們拆掉「以利為重」的商業樑柱,嘗試重建鄉村的價值。

P1220488s.jpg  

目前五味屋只有六日才開門營業,而且分為上下午二個時段。週六上午九點到十二點是 大家一起整理物資的時間;下午一點到四點是課業輔導、寫功課,這個時段的志工有東華大學的學生花蓮中學的數學老師。至於週日上午九點到十二點也是 大家一起整理物資或共同完成某一件事的時間;下午課業輔導的志工除了東華大學的學生之外,還有何佳仁的外籍老師來教英文。

 P1240432s.jpg

雖然現在以孩子當家的原則成立的五味屋還無法做到天天開門營業,但社區預計是要朝著每天開業的目標前進。不過無論營業時間如何,孩子們都覺得在五味屋裡大家都是一家人,因為一起做事、一起學習、一起吃飯、一起玩樂,這種感覺很不賴啊!

多元,不是物件的多樣,而是價值的異質性。五味屋的誕生對社區來說就是另一個多元化的開始。社區裡小孩大人們都會到店裡來,人來了,課程就展開了,學習就進行了…

孩子們沒有到台上表演樂器的才藝,但他們能設法用二手音響,改造舊屋氣氛;他們沒有那種可以展現於聚光燈下的幽雅身段,但他們知道如何在與客人的應對進退中,摸索出自己的身體該展現的姿態與美感,這些學習讓他們自己累積出屬於自己的處事態度跟方法,以及發現自己的才能。雖然在五味屋背後支撐它的大人們並不期待這個空間的誕生會是「千年暗室、一燈即明」的那盞燈,但在這破舊的老房子裡,他們真心想為社區的孩子們做一點事,那就是為他們的平衡人生播下種子。

 

後記│五味屋的「五位」包括:
1.社區青少年服務隊    
以四屆青少年服務隊成員為基礎目前約十幾位成員,透過他們期望逐漸連結出更多的社區青少年參與。

2.多羅滿之子    指的是到外地唸書的花蓮孩子,透過參與本店的經營,可以跟自己的家鄉持續保持互動。本店有兩種外地大學生:
     A.在地青年:五位第二屆青少年社區服務隊的大一新鮮人。
     B.建築專業青年:兩位花蓮中學畢業,就讀建築系四年級的,具有空間規
劃與建築專業背景。

     這兩群不同背景的花蓮孩子,在本店激起學習與創意的火花。

3.在地社區人   牛犁社區發展協會、以及其他社區組織。

4.東華師生   指的是在花蓮唸書的大學生以及他們的老師,以東華大學計畫顧瑜君教授與張淑婷、林育瑜兼任講師三人為主,透過開設社區相關課程,促成到花蓮唸書大學生參與社區事務。

5.遠端專業者   透過網絡,本店將串連遠端的專業者如「社會與文化事業育成中心」以及建築專業者,與我們一起經營「五味屋」,將社會企業、空間改造的專業一邊玩一邊做的當中學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arden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