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nepal 561s.jpg 

文│prabha gautam  圖│有容編輯台

作者為尼泊爾少數專攻水力發電的年輕女性。由於政治的動盪不安,她與全家人在多年前移居到首都,但她父親年輕時利用農暇將家中農地變成臨時學校以教育鄉間孩童的事,始終盤旋在她的腦海中...

尼泊爾的Bandipur是一個小山城,它座落在首都加德滿都到著名景點波卡拉之間。我第一次跟著家人到訪時,就深深被當地人的熱情與美麗的山景所吸引。

一個如此之小的山城,卻有著無比豐富的景觀。除了遠眺喜馬拉雅山之外,此處還有許多河川,而且尚未遭到污染。這在環境破壞極為嚴重的尼泊爾,算得上是一片淨土。這裡的孩子雖然根本沒有機會跟上現代化的腳步,可是他們對未來卻充滿希望,臉上也經常掛著笑容。比起很多城市的孩子,他們顯然有精神得多,雖然他們知道外面的世界有許多特權,而且充滿著競爭。

IMG_1152s.jpg 

後來,我成為了這山城中的義務教師,因為他們的每一個微笑都像一種強而無言地召喚,要我停留下來解答他們的疑惑、滿足他們對世界的好奇。我教孩子們一切我會的,同時我回到首都為他們募集舊課本與筆記簿等文具,我開始希望我能從教育他們的過程中,多了解這些擁有極少資源的孩子究竟是怎麼看待生活的。

由於尼泊爾已經歷了好多年的不安定,所以對我而言,只要有地方睡、有東西填飽肚子,去作一名義務教師對我一點也不難。這種道理在一個人什麼也沒有的狀況下,是很容易理解的。簡單說就是什麼都沒有,所以也沒有失去的恐懼。我體會到在「什麼都沒有」的狀況下,一切的改變對我來說都只會帶來某種「收穫」。

在這個小小的山城中,我看著尼泊爾無以言喻的大自然,我忽然發現原來了解自己國家的環境資源也有助於認同感的建構!當然對我來說,更使我日夜思索的還是山上的這些孩子。坦白說,他們的學習資源少得可憐,更不要說是電腦了。所以後來我開始協助一個獨立的學習中心(新加坡人捐贈),在學校教學之外,我在這個中心裡開始教導我們那個不可思議的種姓制度所訂出的最下層人─賤民之子。這些孩子在農忙之餘來到學習中心,盡其可能   地學習一些基本知識,然後在天黑前成羣趕路回家。對我而言,最大的目標是讓上上孩子的識字率提升。

我的山城生活充滿了跟孩子互動的回憶。山上的孩子,或者住在偏遠地區的孩子(也許無論在任何國家都差不了太多)的確在面對未來的社會競爭上有著更大的挑戰,最少在尼泊爾絕對是如此。這些孩子大半從很小時就開始協助家計,能有幸受點教育的,還的確需要一點運氣。

2007nepal 543sjpg.jpg 

在山上的時光中,我也看見了那裡的農婦保有了多少傳統工藝的技能,尤其是老一輩的人。這些技能都是可以賴以維生的,只可惜在量產品掛帥的時代裡,他們都成了攜牲者,或者為了競爭無法得到合理的待遇,即使他們的手工能做出獨一無二的作品,所得卻少得可憐。

身為一個尼泊爾的年輕女性,其實在沒有家人親戚陪伴的情況下,獨自一人留在窮鄉僻壤的地方工作是很少見的。而當我抽身看自己走過的這些路時,我發現在什麼都以男性為主的尼泊爾(一個家庭如果能送孩子去讀書,也一定是以男孩為主),我的決定對許多女性有一種激勵作用。

總之,在最貼近人的地方工作讓我成為一個腳踏實地的人。而面對群山美景,我也會感概著如果人能對大自然有更多敬意,那該有多好? 如果大家都能理解土地上的一切都是我們跟子孫借來用的,那尼泊爾的濫伐或許就能及早停止,我們將可給未來的孩子留下更多大樹,而不是讓他們住在一個光禿禿的大地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arden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