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 Lorenzo pensieroso.JPG   

 

文│有容編輯台葉姿吟

圖│Edoardo Martinelli,

 

一個出身富裕家庭、才華洋溢的年輕人,在20歲那年成了神父,並到老家佛羅倫斯附近的夜校去教工人子弟讀書。後來他又到偏遠的山村去教山上的窮孩子,並帶領他們寫下了一本深深影響歐陸的書「給老師的信」。這本書,每一個義大利人都知道….

 

你一生遇到過多少好老師? 當你回想起自己的求學生涯時,能想起幾個對自己影響深遠的老師呢?

 

1950年代有很多義大利人在二次大戰後的窮困中掙扎求生,許多窮人,特別是農民跟工人,負擔不起孩子上學的費用。所以大半的孩子只能讀幾年書,然後就在不足齡的情況下,到工廠跟田裡去工作(也就是現在我們說的童工)。那時學校的制度跟品質都大有問題,所以很多窮孩子就算好不容易上了兩三年的學,卻依舊是文盲。

 

這種現象對出生在有錢人家的資優生兼藝術家Don Milani(Don是義大利語的神父)而言,是很不可思議的事。他很快就看出問題的嚴重性─沒有受教育的孩子將永遠停留在弱勢社群中被剝削,受著不公義的折磨。所以這些窮孩子若要維護自己的權益與表達自己的需求,一定要學會閱讀跟書寫。

 

Milani神父最初的教學地點是佛羅倫斯附近一個小鎮的工廠。工廠的工人很多都只是孩子,而因為他們白天得上工,所以Milani神父便決定設立夜校,教導他們文學、歷史、數學、科學、法律跟音樂,但最重要的是教他們建立「自信」,讓他們可以在為自己爭取權益時無所畏懼。他給孩子們最多的東西是大量的鼓勵。

 

後來神父被派往一個偏遠的山村,那裡只有20間村屋。不久後,他又積極投入當地孩童的教育,創立了日後揚名國際的Barbiana學校。這個學校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被當時義大利傳統學校趕出來的窮孩子多一個選擇。

 

Foto don Milani ragazzis.jpg

 

Barbiana學校最初只有十個農家孩子,年齡從1113歲不等,Milani神父每天都為他們安排課程並一一教授。幾年後,學生增加到二十人,而這個課堂裡自始至終都沒有講台,沒有書桌,沒有黑板,只有一張大桌子,所有的學生就圍著這張大桌子學習跟用餐。

 

Barbiana校內的每一本書都是「孤本」,因此上課時大家就圍著同一本書共同學習,較大的孩子總會教較小的孩子,理解力較高的人也會等到大家都懂了才繼續往下,重點是在課堂上要互助,要分享。

 

Milani神父的Barbiana學校中,孩子們無論春夏秋冬,天天都來上課,因為在這裡,沒有人不是「讀書的料」。

 

Immagine3s.jpg

 

Milani神父在這所山村的克難學校,為孩子們帶來學習的快樂,他規劃的課程還包括一年的「專題研習」,讓孩子自己討論並分析自己在生活上遭遇的問題。神父除了帶領他們討論,還不斷鼓勵孩子學習外語,所以他想辦法把十六歲以上的學生送到國外去學外語,但其實最重要的意義是去看看Barbiana以外的世界。

 

Milani神父生命的最後一年,他指導並鼓舞了八名在Barbiana學校學習的孩子,完成了一本影響世界的重要著作《給老師的信》( Lettera a una professo )。這八位學生作者之中,包括只有假日才能參與研究討論的童工。

 

1967年,Milani神父因血癌過世,享年四十四歲。因為他的離世,Barbiana學校不得不停辦,而孩子們卻繼續撰寫《給老師的信》,並以此書做為回報Milani神父的獻禮。

 

這本被翻譯成多國語言的書讓我們看見窮孩子是如何看待教育問題,至今,它仍在全球各地造成迴響。

 

本書中有一個片段,標題叫【孩子當老師】,它是這樣說:「在Barbiana上學的第二年,我當上了老師,每星期上課三次,每次半天。我教初一的地理、數學跟法文。其實,教同學看地圖與講解分數根本不需要大學學位。

至於我教書時如果犯了錯,那也沒甚麼大不了的。師生一起來研究就是了。時間靜靜地過去,在我們學校沒有恐懼,沒有敬畏。」

 

《給老師的信》的八位小作者為本書寫下了以下的序言─

 

「這本書不是為教師寫的,而是為家長寫的,呼籲他們組織起來。書的作者是我們八個Barbiana學校的學生,還有其他已經離校工作的同學。我們衷心感謝Milani神父─ 他訓練我們,教會我們寫作,還指導我們這些窮孩子編寫出自己的書。」

 

 

至於Milani神父則在遺書中這樣說:

 

「我親愛的孩子們,我愛你們更甚於愛天主,希望祂不會為這件小事而介懷。 

                                        你們的Lorenz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arden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